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落实家政从业人员积分落户政策;在岗家政服务人员适当开设整理收纳、邓斯坦婴儿语言等特色培训;引导家政企业将员工学历、技能水平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昨日记者获悉,市发改委、市商务局于3月18日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从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家政从业人员待遇、推动家政领域信用建设、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等九个方面明确了41条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举措。
《方案》提出,到2023年培育3-5家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制家政服务员占比超过50%),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3%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全市家政服务业品牌化、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品质化家政消费需求。
在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方面,《方案》提出落实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相关政策,实施员工制家政企业社保补贴、稳岗返还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范围。
同时,在员工制家政企业中大力推广使用家政服务规范合同示范文本,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员工制家政企业使用规范合同示范文本全覆盖。
在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方面,支持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其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支持依托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场地)设立家政服务网点,有条件的可给予租赁费用减免。
《方案》还提出,推动家政与物业、养老、洗染等融合发展,共享社区服务场地;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的社区家政服务新模式,打造“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家政服务”的全链条家政社区服务。
在培育知名家政品牌方面,《方案》提出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给予融资、社会保险、人员培训、信息建设等方面支持;引进一批管理先进、模式新颖、品牌知名度高的家政企业来蓉设立区域总部或运营机构,对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功能性总部的企业,给予资金或政策支持。
在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方面,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将家政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打造1—2个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人每年至少开展1次“回炉”培训,适当开设整理收纳、邓斯坦婴儿语言等特色培训。
在提高家政从业人员待遇方面,引导家政企业将员工学历、技能水平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美高梅入口岗位晋升等挂钩;落实家政从业人员积分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人员技能等级认定,对获得技能等级认定的家政服务人员给予积分入户技能加分。对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在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市性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家政从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在积分落户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支持发展家政商业保险,鼓励家政企业参保雇主责任保险,为员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的家政从业人员按规定颁发“技术能手”等证书。将家政从业人员纳入成都工匠、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范围,树立行业标杆,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另外,《方案》还对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家政领域信用建设、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方面,明确了相关支持措施。其中包括鼓励和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在商务部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档案,及时将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录入平台系统,逐步实现家政信用记录“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落实支持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强家政服务领域国家标准的实施推广,加快完善成都家政服务标准体系等。(成都日报记者 杨富)